奔跑是每秒 24 帧的真实

现在是 9 月 29 日下午的 3 点 59 分,Recess Week 的最后一天。

距离我写完《西西弗神话》的书评已经过去了三个月,在此期间补了不少优秀的作品,有与莲子心一起看的今敏系列,还有 DQK 推荐的汤浅系列。已经很久没有这么高强度的看动画片了,交换时的学业压力毕竟较小,这段时间里我似乎暂时返回了那个肆意看番的萌二年代,收获了不少睽违已久的感动。

同时,我也察觉到这些作品中某种隐秘的相似性:开始时总是万花筒般的丰富,但这丰富反而很快收敛为某个不可逾越的断裂;在这断裂前愤怒,失意,踌躇的主人公们,最后总以「奔跑」这一姿态完成了向未来的逃离。这一奔跑的画面,也往往是令我们热泪盈眶的瞬间。

我们总是被奔跑的姿态打动,这究竟是为什么?出于对这一问题的探索,我看了不少解读,影评,考证;最有启发意义的是克尔凯郭尔的一本小书《重复》。脑子里模糊的想法一点点变得清晰,将其诉诸笔端的冲动也越来越强烈。接下来,只需要一个无所事事的午后就好。


「去希望」需要青春,「去回忆」需要青春,但是「去想要重复」则需要勇气。

—— 克尔凯郭尔《重复》

希望的可能性

四叠半神话大系

与克尔凯郭尔笔下的主人公一样,「我」在无数个平行世界里发出的是相同的呐喊:「可能性,可能性,否则我就要憋死了!」对可能性的追求实际上是对当下自我的质问:我之所以为我,在多少程度上是由我自己的选择所决定?如果当初选择了另一条路,人生会由此变得更有意义吗?

「我」所面临的,是三绝望中的第一重「不知道有自我」,即,缺乏对自我的严肃反思。不知道有自我的人,往往被外物所驱动,通常是本能的物质欲望或社会的世俗需要。对「我」而言,这一外物是「蔷薇色的校园生活」:邂逅某个美丽的京都黑发少女,展开一段令人神往的校园恋爱。

我们大可嘲笑「我」那三流爱情小说桥段般的幻想;但持有这种希望是青春的特权。青春时期的希望,是模糊的,无定型的,它像午休时的梦境,似乎有某种鲜明的印象,但总是无法回忆起细节。与其说它是一个确定的目标,不如说是一幅画面,一个镜像,映照出混沌的可能性。了解了这一点,我们才能解释为何「我」在面对自己对明石的感情时总是踌躇不前,甚至在最后的两话 (福猫饭店四叠半主义者) 中直接放弃了对「蔷薇色校园生活」的追求。

「我」不断在可能性的四叠半中穿行,追寻着海市蜃楼的希望,这正对应了克氏「有想象力的年轻人」与「剧场」的关系:「有想象力的年轻人大概没有一个不在某一段时间为这座剧院神魂颠倒,渴望自己被卷入那虚构的现实之中,希望能像个幽灵一样看着自己,听着自己,让自己化身为各种可能的变形,而且希望变形之后无论如何还是自己。当然,这样的渴望只在青春时节表现出来。」青春期的我们,性格尚未清晰,我们的能量「仅仅在可能性的激情中有所预示」。

克氏随后又指出这虚构现实的重要性:剧场上纷繁可能性化作的影子,应当「有时间活过一遍」,这对一个人是有益处的。但若个体想永远扮演那个千变万化的角色,则是「可悲的或滑稽的」。这也就是说,人首先要成为一个四叠半主义者,才有机会破除这第一重「不知道有自我」的绝望。不追求可能性的人,他的现在不通向任何未来;但流连在剧场中的人,困囿于四叠半里的人,却只能在影子里度过一生。

蔷薇色的校园生活不存在

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我」跌入四叠半世界是一种成长的必然。这一无法逃脱的阈限空间迫使「我」向内审视自己,面对横亘在自己面前的、希望与现实之间的断裂。在这个空间里,无数出戏剧拼凑出相同的主题,无数张四叠半铺陈为整全的世界,无数种欲望呈现出相似的面貌,无数的可能性形成了唯一的自我。

也许过了一世纪,也许过了一瞬间,汽笛声在耳边响起,火车灯扫过一张张四叠半,阈限空间开始摇晃:身体比意识先动,你知道该做些什么:越过那道断裂,它的彼岸,是生活,是重复的生活。但你丝毫不觉得慌张,因为你已经「知道了有自我」:剩下的只需要奔跑,全力的奔跑。


早衰的少年

漂流少年

如果说四叠半中的「我」对应着《重复》中年轻人的形象,漂流少年的主角长良则对应着康斯坦丁 —— 一个洞悉重复之不可能的观察者。攫获他的,是三绝望中的第二重「不愿成为自我」。

在漂流开始之前,长良就已经识破了希望的虚构性。他否定了「蔷薇色的校园生活」本身,退至剧场的一角,以旁观者的姿态冷眼注视追逐着希望,发掘着可能性,赞颂着青春的演员们。这种淡漠的气质也体现在他的能力中:长良仅仅是「这个世界」的观测者,而非使「这个世界」之所以成为可能的创造者。

这一形象无论是在动画 (《春物》的主人公比企谷八幡) 还是在现实中 (我也一度陷入这样的迷思) 都颇为常见,长良们自愿蜷缩在青春的边缘,拒斥了一切可能性,虽然洞悉了希望的虚假,却又陷入了「对于重复的停滞」。这与康斯坦丁何其相似!他这样评价年轻人:「由于缺乏这种活动的勇气,而变成了某种忧郁,变成了对于重复的停滞。…… 在最初的一刻,相对于整个爱情事件而言,他就已经成了一个老人。」而康斯坦丁本人又何尝不是如此?在确信了重复的不可能性后,他仍然维持着虚假的秩序,而这仅仅出于对某种麻木的快感的追求:「一个人只要坚定不移,且削弱自身的观察力,就能获致一种千篇一律,其麻醉力远胜于最为奇异的乐事,它像一串魔咒,随时间流逝而愈发有魔力。

早衰的少年竭力使自己隐身在人群之中,但他仍然被「空气动力学少女」(多边兽语) 一眼寻获。这是两种气压的冲突,一边是凝重与阻滞,一边是广袤而轻盈。暴风雨来临之际,长良与希在天台上相遇,少女尖刻的评语刺破了少年虚假的外壳,被堵塞的泉眼中,可能性缓缓流出:「是有这种人啊……总是装作自己很忙的样子。一副有很多地方可去的表情。可偏偏是这种人,最终会无处可去。

漂流的开始

希之于长良,正如罗盘之于观测者;她告诉长良,应当如何看;可能性也许虚假,但不能因此就不去生活。那道只有她能够看到的光芒,标示的正是「去生活的重复」。希的影响,使长良逐渐摆脱了停滞的魔咒,可能性与欲望在他身上生发出来,他与瑞穗,拉吉塔尼等人建立了深厚的友谊,更与希缔结了「在现实世界一定要相认」的约定。

但是希不在了。希在战争裂缝中消逝,她的死亡揭示出被忽视的断裂;至此,漂流世界才真正成为一个阈限空间。长良需要面对的不仅是友人/恋人死亡的悲痛,还有来自过去自己的指责:相信可能性的存在,下场就是如此!

但那道光芒还在那里,正如四叠半中的饼熊。我们知道长良与瑞穗越过了那条断裂,抵达了光芒所在的地方,以奔跑的方式。在最后一话,长良没有选择与希相认,正如克尔凯郭尔称赞妻子蕾吉娜的退婚是一种「慷慨之举」,她将分属于她的自我重新还于自身。「人生才刚刚开始」,带着那道光芒,长良坦然地走入生活。


约伯时刻

千年女优

《千年女优》是莲子心最喜爱的一部,于我却没有前两部那样给我带来那么大的触动。一方面是我在看之前擅自施加了太多的期望;另一方面是,千代子一直在奔跑:她用她的一生完成了一个最大的重复。这种纯粹无疑带来了极致的浪漫,但同时也让我扼腕叹息。「我」与长良在越过那条断裂后,终于到达了「去生活的重复」,踏上了通往幸福的道路;但千代子直到临终前才说出那一句「因为我喜欢追逐着那个人的我自己」。

当时看到这一句时,我感到的首先是一种如释重负,然后再生发出一种怀疑:她最后所说的话是否是一种跳跃?她是为了向世界辩解还是与自己和解?总而言之,千代子是幸福的吗?

现在我有理由相信,千代子是幸福的;她进入了精神层面上的重复,这使得她甚至获得了双倍的幸福。

千代子的故事与《约伯记》何其相像!上帝与撒旦的赌约令约伯蒙受了不幸,原本拥有优渥生活的他一霎那跌入悲惨的境地,似乎整个世界都在同他作对。灾难一个接一个的落到约伯头上,朋友们都劝说他向上帝认罪,但约伯始终坚持自己的无罪。到最后,上帝在雷电中现身,祝福约伯并双倍的给予他失去的一切。

在千代子眼中,世界同样在和她作对「你将受恋火焚身永世不得超度」:无数次的擦肩而过,无数次的觅而不得,无数次的不被理解 —— 这正是人生三绝望的第三重「无法成为自我」。丈夫,前辈与下属联起手来欺骗自己,想方设法让她停止奔跑,这不正是约伯的朋友劝其认罪的桥段?尽管如此,千代子仍然没有停下脚步,正如约伯怀揣着对上帝的信心坚称自己的无罪。

唯一的区别在于这永恒重复的结束:约伯从雷电交加中现身的上帝那里双倍的得到了自己失去的一切,而千代子的上帝是她自己。临终前,躺在病床上的她眼里看到的是乘坐着火箭前往浩瀚星系的,年轻的她自己,从她口中说出的那句「我喜欢的是追逐着那个人的我自己」,使千代子双倍的获得了幸福。

这一点弥足轻重,它挑战了克氏「信仰之跃」的非理性之处:约伯需要雷电与上帝来弥合这一断裂,年轻人需要恋人的退婚来实现对自己的赦免,这无疑仍是一种「跳跃」的动作;与之相对的是千代子的「奔跑」,这一主动的,激进的,连贯的姿态使她自己就能完成对自己的宣判:她曾经爱着他是对的吗?是的,因为,「他所承受的东西,是一种错位的忧郁的高尚,除了在一个诗人的脑子里,这高尚在任何地方都找不到自己的归属。」她爱着他是错的吗?是的,因为,千代子又重新是她自己。

千代子,约伯,还有那位坚持正义的猩猩裁判,他们的伟大在于「无论发生了什么,他都是正确的」。与世界不一致的人,如果不够坚韧,则将错误安置在自身。唯有不断从困厄中发出叩问,突破诗的界限,失去尊卑的排序,信念才能从中生长起来。

经过了漫长一生的奔跑,千代子终于找到了钥匙画家所说「最珍贵之物」:那就是她自己。钥匙没有还于画家手中,但那已经不重要;重要的是千代子把自己还给了自己。这一精神上的重复让我有底气进行这样的断言:千代子是幸福的。


奔跑是每秒 24 帧的真实


Reference


-----------------------------------そして、次の曲が始まるのです。-----------------------------------